用户
 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搜索

iyangxin缩小放大

2025-10-14 13:37

半导体行业突发震动,闻泰科技海外运营遇阻

近日,全球半导体产业迎来一则重磅消息,中国电子龙头闻泰科技旗下位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(Nexperia)突遭当地政府行政干预及司法管控,其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、业务与人员调整被全面冻结,中方股东控制权暂时旁落。

这一被《金融时报》称为“史无前例”的事件,迅速引发中荷两国乃至全球产业界的高度关注,成为地缘政治与产业利益交织下的典型案例。

事件回溯:荷兰政府的层层干预与控制权转移

安世半导体的这场危机始于一份突然下达的政府指令,随后通过司法程序迅速升级,最终导致中方股东对核心资产的控制权受限。

事件的官方起点可追溯至荷兰时间9月30日,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向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,要求其全球所有子公司、分公司等30个主体“不得对资产、知识产权、业务及人员进行任何调整”,该禁令有效期长达一年。

更令人意外的是行政干预与司法行动的快速联动。荷兰时间10月1日,安世半导体荷兰籍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在德籍CFO与COO的支持下,向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提交紧急请求,要求对公司启动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该法庭在未进行庭审的情况下,当日即裁定即时生效多项措施,包括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的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职务,并将中方全资子公司裕成控股所持股份交由第三方托管。

10月7日,企业法庭的正式裁决不仅延续对张学政的职务暂停,更任命一名独立外籍人士担任拥有“决定性投票权”的非执行董事,同时将安世半导体99%的股份强制托管,中方仅保留象征性1股及经济收益权。

从产业背景看,安世半导体并非普通企业,其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,拥有60余年技术积累,是全球车规级ESD保护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,服务宝马、大众等2.5万家全球客户,在德国、英国、中国等地均设有生产基地。2018年起,闻泰科技通过多轮收购实现对其全资控股,此次事件涉及的核心资产规模达147亿元。

多方回应:从企业抗议到国家层面发声

事件发生后,闻泰科技、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及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,形成多层次的立场表达。

备注:闻泰科技回应内容

作为直接利益相关方,闻泰科技于10月12日公告披露事件后,次日即在微博发布声明直指干预的不合理性。闻泰科技指出,荷兰政府的行为为“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”,认为所谓“国家安全”理由属“莫须有”,严重违背欧盟市场经济规则。

同时,闻泰科技谴责个别外籍管理层“以合规为名、行夺权之实”,指出其诉求与政府指令“高度联动”,本质是颠覆公司合法治理结构。

最后,闻泰科技明确提出三点要求:立即撤销错误指令、停止对中企的系统性歧视、维护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。

与此同时,在行动层面,闻泰科技已启动双轨应对。一方面与国际律所沟通法律救济方案,另一方面对接政府部门争取支持,并全力维系供应链与生产秩序稳定。

10月14日,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声明则代表了整个产业界的立场。内容如下:

备注:中国半导体协会声明

在笔者看来,半导体协会声明虽篇幅精炼,但态度鲜明。其明确支持会员单位捍卫合法权益,坚决反对“滥用国家安全概念”和“歧视性限制”,强调此类措施将“破坏开放包容的全球半导体生态”。

中国外交部在10月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也作出回应,发言人林剑指出,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、针对特定国家企业的歧视性做法,要求有关国家“切实遵守市场原则,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”,并重申“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”。

截至目前,荷兰政府及涉事法庭尚未对中方的质疑作出公开回应,其干预措施的具体事实依据仍未明确披露。

点评:从企业危机到全球产业链震颤

笔者认为,此次干预事件影响超单一企业,沿企业、行业、国际竞争三维度扩散,冲击全球半导体生态。

对闻泰科技,核心危机是 “核心资产空心化”。安世半导体贡献其剥离ODM业务后68%营收且零负债,是其半导体战略核心,控制权旁落冲击公司基本面,10月13日复牌后连续跌停,市值缩水,26.67亿元高位融资余额存平仓风险,企业运营效率也受决策、资源问题影响。

对全球半导体行业,“信任崩塌”与“寒蝉效应”深远,中企对欧并购同比大降,产业链稳定性受冲击,还迫使各国建封闭供应链。

国际竞争上,这是中美科技博弈延伸,美实体清单连带限制安世,荷兰配合美封锁,压缩中企空间,而荷兰ASML也面临“失市场”与“失盟友”两难。长远看,事件或加速全球半导体“阵营化”,推动产业链重构。

鲜花
鲜花
握手
握手
雷人
雷人
路过
路过
鸡蛋
鸡蛋
Time
返回顶部